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民生,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尤其重要。从事食品加工和销售管理的餐饮从业人员对食品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人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以及在进行食品制作管理的过程中是否融入食品安全的理念,直接与消费者的安全相关。为准确掌握该类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为积极寻求相关干预依据和管理办法提供现实数据。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本研究选择2011年7月~2012年8月在宜宾市翠屏区从事餐饮工作的从业人员。根据具体餐饮单位的规模,在大、中、小型饭店以及单位食堂等分别抽取研究对象。其中随机选择大、中型饭店各200家;小型饭店、单位食堂各180家。研究单位一共760家。在所有研究单位中随机选择两名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制作具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共1520份,在研究对象填写后回收。共收回有效问卷1440份,回收率94.74%。
项目组根据有关资料[1-6]自行编制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具体包括引言、调查对象情况、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对食品安全的态度以及具体食品安全工作中的行为等内容。调查对象情况主要包括对象单位、性别、年龄、学历、专业、工龄、岗位等;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主要由20道经过优化的选择题构成,均为单选题,其内容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掌握的知识以及应该掌握的知识、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影响食品安全的有关情况等;对食品安全的态度以及具体食品安全工作中的行为则为10道单选题。所抽调的从事调查的人员主要为宜宾市翠屏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宜宾市翠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宜宾市翠屏区质监局相关工作人员,在宜宾市翠屏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调查。
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
2.1.1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率情况比较 调查对象对于食品安全有关知识知晓率为60.76%。对于餐饮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具体时间、进行工商登记所需要的证件、何种疾病允许接触直接入口食物、工作服定期更换要求等知识掌握较好,均为85%以上;而对餐具卫生的“五关”内容、存放2 h以上食物的处理方式、吊销许可证的限制从业时间等相关知识掌握较差,在30%以下。见表1。
2.1.2不同单位从业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差异 在所有调查对象中,大中型饭店从业者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1.15%、小饭店为59.15%,单位食堂为61.75%。两两比较,χ2=2.04、0.11、.020,P均>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1.3不同文化程度从业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 小学及以下知晓率为49.58%,初中为59.20%,高中/高职/中专为61.45%,大学则高达63.29%,研究生及以上则为70.00%。提示从业者文化程度越高,其知晓率越高。见表2。
2.1.4不同专业从业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 所有调查对象中,烹饪者804人、旅游服务90人、基础学习174人、其他372人,知晓率分别为65.02%、62.20%、54.20%、54.28%。其中,烹饪者、旅游服务者知晓率均高于基础学习和其他专业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1.5从业工龄不同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 从业工龄不同,知晓率不同。工龄越长,知晓率越上升。其中,10年以上者与7~9年者比较,χ2=046,P>
0.05;与1年以下、1~3年、4~6年工龄者比较,χ2范围为10.15~308.9,P
2.1.6不同岗位从业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 不同岗位从业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比较接近,不具有显著差异(P>
0.05)。见表5。
2.1.7不同培训次数从业者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比较 未培训者知晓率为39.1%,培训一次者知晓率为56.80%、培训二次者知晓率为64.00%,培训三次及以上者知晓率为68.00%。培训次数和知晓率呈正比例关系。
有98.80%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接受定期体检、教育培训、遵循工作规范进行操作。无所谓者占0.70%,不愿意者占0.50%。愿意接受者与无所谓、不愿意者比较,χ2=2771.67、2783.05,P均
有89.7%的调查对象遵循食品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偶尔遵循者为4.40%,从不遵循者为5.90%,遵循者与其他两种情况者比较,χ2=2002.83、2026.39,P
民以食为天,说明了食物的重要性;病从口入,说明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熟食品的安全是“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物链中最终也是最重要的一环[7]。餐饮从业者直接接触食品,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8]。这些人员的安全知识掌握水平、对待食品安全的具体态度、从事食品制作和管理的具体行为等,均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9,10]。本研究表明,宜宾市翠屏区餐饮从业者的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只有60.76%。这一数据表明其比例尚小,相关培训工作还有待加强,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对餐饮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其食品安全知识还相对匮乏,指导具体操作的理论基础尚不扎实,还需加大业务知识培训力度。
本调查涉及到从业者的文化水平。数据表明,文化水平和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呈正比例关系。文化水平愈高,相关知识的掌握就越多。目前我区的基层餐饮从业者多数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整体文化层次偏低,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及常识均有较大改善空间。根据这一数据结论,建议餐饮单位在招聘和选择人员时,不但要考虑应聘者的文化水平情况,在进行培训时,还要针对文化水平低者适当加大力度和范围 ,将其作为培训教育的重点群体。本调查还涉及到从业者的专业背景。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安全知识知晓率较高,这提示在招聘和选择人员时,要考虑相关专业背景,尽量选择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除了部分中大型餐饮企业的部分管理人员及旅游服务人员具有食品安全或酒店管理等专业背景外,整体而言具有专业背景的从业者的比例非常低,在这一情况短时间难以根本性改变的当下,对从业者后天进行系统的专业安全知识的培训就显得极其重要。本研究还发现工龄越长者,其知晓率越高,一方面说明从业资历的重要性,也从侧面反映了对从业者进行后天安全知识培训的有效性,表明了培训次数以及相关工作经历对于知晓率的重要作用。根据这一结论,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有必要提醒餐饮单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对新老员工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要区别进行,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11]。
本研究涉及到关于从业者的从业行为,已经养成良好习惯的比例为89.70%。虽然占据绝大多数,但还有一少部分未得以全部实施,这是安全隐患所在。这表明在进行培训时,必须加强在工作重点执行,差异性地看待和对待培训对象,根据不同情况开展针对性地培训,确保将相关知识落到实处。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S]. 2011.
[7] 李荷芬,范丽江. 昆山市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现状与改进措施[J].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6):114-115.
[8] 张磊. 餐饮业从业人员食物中毒相关食品安全行为现况调查及干预策略研究[D]. 复旦大学,2006.
[9] 童瑶. 长沙市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信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中南大学,2012.
[10] 钱艳. 餐饮业员工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调查与培训研究[D]. 天津商学院,2006.
加强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和日常监督,严格许可、强化监督。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及时查处餐饮服务环节的违法案件,公开曝光违法行为,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集中整治违规采购行为和严厉查处违规经营行为。根据国家局制定的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有关规定,细化餐饮服务单位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查验记录责任,对餐饮服务单位不落实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严查采购病死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劣质餐具等不合格产品的行为,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餐饮服务环节,严查餐饮服务单位使用不合格餐具行为。
深化学校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治理。严查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是否具有餐饮服务许可证、场所环境卫生是否整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是否有效、索证索票制度是否落实、清洗消毒是否到位、加工制作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重点检查各类食堂开展食品安全自查情况,以及是否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整改情况。要结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工作,组织辖区内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开展互查互评活动,并将互查互评结果向社会公布,鼓励公众参与监督。要加快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的步伐。
深化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治理。督促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从餐饮服务许可、从业人员健康、索证索票、加工制作、环境卫生、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使用等方面开展自查,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整改。督促旅游景区经营者认真履行相关责任。加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监督检查力度。
稳妥推进小餐饮食品安全整规试点。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稳妥推进试点工作。要在摸底统计和分类建档的基础上,制定小餐饮食品安全整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小餐饮整规具体要求。要探索分级分类治理途径,努力实现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治理目标。
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加强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严查餐饮服务单位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台账记录等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严禁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无合法生产资质以及标签不规范的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严查餐饮服务单位对采购的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是否专项登记、统一存放、严格领用,是否按有效期使用,严禁餐饮单位超剂量标准、超适用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加强对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非食用物质的抽检和监测,严厉打击在食品调味料中添加罂粟壳、罂粟粉、工业石蜡等非食用物质,以及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
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加快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进度,遴选一批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强、食品安全水平高的餐饮服务单位、街、县,推动示范工程创建广泛深入开展,充分发挥示范工程的引领辐射作用。
1、根据工作实际,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重点品种抽检,及时掌握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现状,研究分析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形势,及时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堵截上游有问题食品流入餐饮服务环节。
2、对餐饮服务环节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有害残留、有毒有害物质、环境污染物、生物毒素、有害生物等进行调查和监测评价,对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理。
3、加大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专项抽查力度。
加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建立健全餐饮服务食品中毒事故信息快速通报制度,加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确保处置及时、有效。
按照自身职能职责,全面清理排查本辖区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包括餐饮单位、食堂(学校食堂、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养老院食堂)、厨师队,对清理排查出来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立即整改,确保辖区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一是学校食堂硬件达不到要求,面积狭小,生产加工流程布局达不到要求,无冷藏保鲜设备及消毒保洁的专用设施设备,“三防”(防鼠、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全。
三是原料采购验收、索证索票管理为落实;食物留样不符合规定;未及时清理过期、腐败食品;未将有害物品、个人生活用品与食品分开存放管理。
四是食品贮存不符合要求,没有专用贮存食品原料的场所,且没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食品原料。
六是食堂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食堂业主食品安全意识停留在按照以往经验来处理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上,食品安全意识亟待提升。
针对学校食堂存在的这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问题,各学校立即展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自查,排查自身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严格供餐准入条件,引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意识强、责任心强、管理水平高的业主供餐,教育局近期将对各学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情况进行督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也将重点对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将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逐步完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各项管理制度,落实餐饮服务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我市餐饮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新路子、新模式,促进餐饮服务行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通过开展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健全机制,加强我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增强餐饮服务行业自律意识,提升我市餐饮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公众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具体目标:
(一)以点带面,整体提高。通过在全市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办、示范街、示范店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全市餐饮食品安全水平整体得到进一步提高,餐具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率达到90%以上。
(二)明确职责,强化考核。贯彻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对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目标达到100%;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三)健全机制,全力推进量化分级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餐饮服务业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实施量化分级管理。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达到100%,其中B级以上达到80%,建立诚信经营的激励机制,促进餐饮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四)强化培训,全面提升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通过对全市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的饮食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强化企业负责人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确保餐饮服务单位各项制度和相关操作规范落实到位,整体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报道创建工作做法、经验和成效,营造浓厚的创建活动氛围。通过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意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得到显著提升,公众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总体满意率达到70%以上。
(六)健全应急机制,强化应急处置。建立完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信息报告制度,健全应急处理机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完善食物中毒事故快速反应机制,确保辖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应急网络覆盖面达100%。
(七)完善社会监督网络。充分发挥消费者直接参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作用。以开通举报热线、在线举报等方式为着力点,畅通举报途径,逐步建立健全社会监督网络。
为加强我市创建部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的组织领导,成立市创建部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领导小组。(具体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
(一)摸底调查,建立监管档案。开展辖区餐饮服务行业基本情况调查,收集餐饮服务信息,掌握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基本情况,建立监管单位档案。
(二)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创建餐饮服务示范点的做法。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首先确定几个试点开展工作,并制定示范乡镇办、示范街、示范店实施计划,明确餐饮服务示范点的监管人员及监管责任,按照“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原则开展工作,待经验或者管理制度成熟后再向全市推广。
(三)建立餐饮服务监管体系。一是规范餐饮服务许可标准,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等有关标准,开展辖区内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规范餐饮服务市场准入。二是扎实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严厉查处餐饮服务单位无证经营行为,重点整顿学校幼儿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小型餐饮单位,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三是明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主要责任人。各餐饮单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主要责任人为本单位法人(负责人);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机关企事业食堂、工地食堂等集体用餐单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主要责任人为食堂所在单位法定代表人;农村集体用餐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主要责任人为该户户主及餐饮主事者。四是严格落实农村集体用餐备案制度。农村集体用餐应向村食品安全工作站汇报,村食品安全工作站要及时向乡镇食品安全办公室备案,由乡镇食品安全办公室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四)组织专业培训,开展宣传活动。一是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教育培训,重点强化主要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熟知熟会餐饮服务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硬件和管理上的具体要求;二是有针对性地对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开展全员培训,重点培训原料采购、记录、索证、索票以及贮存、加工和管理等内容,保证原料安全、操作规范、管理到位;三是大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工地”的宣传活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意识。
(五)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严格日常监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大、中、小型餐馆、快餐店、小吃店及集体食堂等餐饮服务单位进行量化分级,并做出A、B、C级的评分。对被评为A级的餐饮服务单位公开举行授牌仪式;对被评为C级的餐饮单位采取信用提示、警示和公示等方式向社会公布;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失信餐饮单位,依法从严从重处理,以此调动餐饮服务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餐饮服务单位诚信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六)及时报告和妥善处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市食药监局要密切配合市食安办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应急处置等工作,保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和控制。如发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及时向市政府食安办和市食药监局报告。
(七)应急值守工作常态化。各相关部门要做好本单位应急值守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常态化。向社会公开举报热线小时有人接听,确保人员不脱岗、不空岗,做到“有举必查”、“有查必果”,第一时间发现隐情、及时排除隐患。
(一)市食安办:协助政府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对各部门、各乡镇办餐饮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协调各乡镇办配备专职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员3名,并在各乡镇办加挂“食品安全办公室”牌子,乡镇办主管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每个行政村配备餐饮食品安全协管员2名,由村支书或主任和村一名卫生室医生担任,并在各村委会加挂“食品安全工作站”牌子,给予村工作站协管员适当补助。
(二)市食药监局:协助政府制定和组织实施创建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市工作方案;负责起草对各乡镇办和相关监管部门目标考核的相关文件;健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制,出台餐饮安全监管相关文件;负责推行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督促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负责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督促企业建立进货验收台帐,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督促餐饮单位做好集体聚餐备案和农村家庭集体聚餐备案监管工作;组织开展餐饮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加强对学校食堂、机关企事业食堂、工地食堂等集体用餐单位抽检力度,严防“地沟油”、劣质食用油等不合格油脂流入餐桌;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开展餐饮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小餐饮、食品摊贩监管;在社会聘请一定数量的餐饮食品安全监督员。
(三)市商务局:配合市食药监局搞好特色餐饮安全示范街建设工作,严防不合格肉类、酒类等产品流入餐桌。
(四)市财政局:按照创建工作经费投入有关规定,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经费的预算安排。根据工作需要划拨创建工作经费。
(五)市教育局:配合市食药监局,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及学校食堂食品抽检工作;负责落实各中小学开设食品安全健康教育课程;落实学校食堂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完善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制度;督促各类学校落实留样制度,设置专用留样冰箱;督促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达标。
(六)市工商局:监督各食品流通单位落实进货查验制度、索证索票制度;组织和指导流通环节的食品经营单位信用体系建设,严防流通环节的不合格食品流入餐桌。
(七)市质监局: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餐桌。
(八)市卫生局: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配合食药监局做好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体检工作。
(十)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本级乡镇办年度考核;保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经费支出并将其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进一步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及时了解掌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动态,每月按时向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动态信息。
(一)摸底调查阶段(7月20日前):市食药监局先期开展对辖区内餐饮服务行业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监管单位信息档案。
(二)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及宣传发动阶段(7月21日至7月31日):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召开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工作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工作任务;组织餐饮服务业从业人员学习餐饮服务量化评分细则,熟悉相关内容。
(三)建立示范乡镇办、示范街、示范店阶段(8月1日至9月30日):确定一个示范乡镇办、一条示范街和十个示范店,市食药局根据餐饮服务许可、日常监督检查评价等情况,对餐饮服务示范点进行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建立餐饮服务信用档案,全面推行监管信息公开公示管理制度,以点带面,推动全市餐饮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评估小结阶段(10月1日至10月31日):对示范点创建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信誉度评为A级的餐饮服务单位授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牌匾,同时将工作开展情况形成阶段性小结。
(五)推广阶段:在阶段性小结的基础上,向全市推广铺开,逐步实现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分级管理。对日常监管量化分级评价为A级的餐饮服务单位每年监督检查1次,日常监管量化分级评价为B级的餐饮服务单位每半年监督检查1次,日常监管量化分级评价为C级的餐饮服务单位每季度监督检查1次,达不到评级标准的,停业整顿,逐步实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的总体目标。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商务部积极创新机制,推动落实餐饮食品安全责任的重要举措。各相关创建部门要全面履行其职责,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示范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二)沟通协调,齐抓共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各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团结合作,扎实开展示范市建设工作。
(三)注重实效,大胆创新。要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示范市建设向纵深发展,确保示范市建设取得实效。
近年来,海安县和城东镇党委、政府对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问题高度重视,推动了城东镇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但深入分析该镇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着不够理顺的问题。《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是餐饮业的执法主体,但目前海安县机构改革还没有按照中央的设置进行理顺,城东镇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由卫生所负责,这就导致产生了法律上的矛盾,该负责的没有负责,不该负责的又没有法定权力,直接导致城东镇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无法落实到位。
由于海安县城东镇农村餐饮单位较多,而且比较分散,很多村也有餐饮单位,这就需要大量的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开展监管工作。但目前城东镇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还十分薄弱,在编在岗人员只有3人、兼职监管人员3人,不仅要承担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同时还要承担公共场所、学校、饮用水等卫生监管工作,导致监管人员无法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上。由于监管力量不足,很多餐饮单位根本无视监管人员,很多时候都是有恃无恐,特别是一些餐饮单位抓住了监管人员的监管时间和监管特点,通过作假或临时整顿的方式应付监管,导致该镇餐饮食品安全存在一些隐患。
目前海安县城东镇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一是监管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制定的速度还无法跟上餐饮业发展的速度,导致检测、处罚无法落实到位。二是农村餐饮食品安全宣传不到位,餐饮单位和小商小贩不仅不遵守法律法规,而且个别还出现了暴力抗法的问题,甚至引导件。三是该镇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经费严重不足,检验检测设备和技术比较落后,无法开展深入、细致、全面、有效的监管工作。四是该镇居民餐饮消费的安全意识较差,既缺乏餐饮食品安全知识,又缺乏对环境、质量、品质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导致社会监督十分乏力,使该镇的餐饮单位和小商小贩更是不注重食品安全问题。
由于海安县城东镇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力量和基础比较薄弱,这就直接导致该镇监管力度不强,很多监督措施也无法落实到位。比如由于目前我国对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处罚标准不够明确,因而对农村餐饮食品安全出现问题的餐饮单位和小商小贩无法进行大力度的处罚,由于其处罚成本较低,因而很快就会“死灰复燃”;再比如目前该镇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还没有实现“全覆盖”,对农贸市场蔬菜农药的检测相对较少,餐饮食品流通环节的检测则基本没有,消费环节的抽样检测同样十分弱化。由于城东镇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够到位,这就直接导致该镇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十分薄弱,农村群众的生命健康无法得到保障。
从海安县城东镇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来看,目前还十分不理顺,这主要是由于该县政府机构改革滞后所造成。因而海安县要从理顺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入手,按照中央的要求和机构设置,尽管推进食品药品监督和卫生部门的合并工作,这样能够使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更加理顺。对于城东镇而言,应在机构合并的过度期建立“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对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组织网络,特别是要利用基层卫生网络来扩充监管资源,更好的开展监管工作。
要想加强海安县城东镇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就必须在充实监管力量方面狠下功夫。从目前监管人员的数量来看,其人数根本无法对全镇进行有效的监督,应根据《卫生问关于切实落实监管职责,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增配监管人员,从原来在职在编的3人增加到10人。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加强农村餐饮食品“义务监督员”,动员机关、企业、群众等参与到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来,通过定期开展培训的方式,提升他们的监督能力,为该镇更好的开展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海安县城东镇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薄弱,是制约其监管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海安县和城东镇党委、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投入,在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技术力量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为更好的开展监管工作提供保障。要大力推动监管工作创新,根据该镇餐饮食品行业的实行情况,制定统一的监管目标、监管标准、监管领域、监管措施和惩罚标准,确保该镇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要加大对农村餐饮食品安全问题的打击力度,特别是要加大惩罚力度,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成本,增加威慑力。
城东镇要着力于健全和完善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监管工作顺利开展。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镇、村两级监管目标责任制,使镇、村能够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强化监管工作的机制保障。要突出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抓好从业人员、餐具消毒、食品采购、群体就餐等领域和环节的监管工作,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大力加强农村餐饮食品安全宣传工作,深入到餐饮单位、农贸市场、农村村屯对《食品安全法》进行广泛的宣传,着力提升农村居民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形成人人重视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人人监督食品安全的运行体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食品药品管理局《关于印发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新食药监电【】113号)文件精神中明确将鲜肉和肉制品纳入综合治理的重点品种、要求严禁宰售病死畜禽、打击加工、出售注水肉、未经检疫检验合格肉及其制品的行为。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以对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总体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开展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扎实开展整顿工作、确保取得实际成效。
坚持整顿与规范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进一步规范餐饮服务单位的经营行为,严防不合格鲜肉及肉制品流入餐饮服务环节,不断完善日常监管制度,推进长效体制建设,确保全县餐饮服务环节鲜肉和肉制品食品安全。
为做好县专项整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成立县餐饮服务环节鲜肉和肉制品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整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部署、指导协调督导检查等。
餐饮监管部门要强化餐饮服务企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规范餐饮服务单位和集体食堂采购、使用、加工鲜肉及肉制品行为,监督餐饮服务单位和集体食堂严格执行鲜肉及肉制品采购登记、索证索票和入库查验制度,严防无检疫及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章猪肉、来源不明及不合格畜禽加工食品流入餐饮服务环节,严禁销售病死、死因不明及腐败变质的肉类制品,严厉打击餐饮服务单位在加工鲜肉及肉制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全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要求,落实职责分工,做好前期准备和动员部署工作。
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确定的工作目标、要求和进度,集中对辖区内各类餐饮及集体食堂进行拉网式检查,摸清实际情况,确保排查到位,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依法查处到位。
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针对排查清理阶段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确定整顿治理的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时段,部门联合执法与日常检查相结合,严防不合格的鲜肉及肉制品流入餐饮服务单位,积极探索建立鲜肉及肉制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专项整顿治理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采取自查和交叉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抓好本县工作情况的督导检查,防止出现盲点和反弹。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开展专项行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与通报。
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开展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卫生局《关于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克卫监督发【】01号)文件的部署和要求,迅速开展整顿治理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突出重点,制订实施方案,明确整顿目标、具体任务、工作要求,层层分解任务,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确保整顿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切实加强对鲜肉和肉制品采购管理,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明确专人负责鲜肉和肉制品采购和验收。餐饮服务单位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鲜肉及肉制品。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有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购物凭证包括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数量、送货或购买日期等内容。从超市、农贸市场、个体经营商户等采购的,还应当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从屠宰企业直接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长期定点采购的,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严禁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病死、来源不明或不合格的鲜肉及肉制品,严禁从私屠滥宰等非定点屠宰企业采购鲜肉,严防不合格鲜肉及肉制品流入餐饮服务环节。鲜肉及肉制品采购入库前,餐饮服务单位应当查验所购产品外包装、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规定,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建立采购记录。采购记录应当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
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及时组织本辖区内的餐饮服务单位开展全面自查。对使用鲜肉和肉制品数量较大的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等重点单位,以及农村、城乡接合部、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要按照年度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加大监督抽检工作力度,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品种要扩大抽检范围,提高抽检频次。对不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监督整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布查处情况。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病死畜禽和使用违禁药物、非食用物质涉嫌犯罪的,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严禁以罚代刑。
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开展鲜肉及肉制品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规标准知识宣传,不断提高餐饮服务单位诚信守法经营意识,提高社会公众食品安全的风险防范意识。要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制度,及时核查并回应社会关切,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保护和奖励措施,充分调动群众举报违法违规问题的积极性。
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与畜牧、卫生、食药、工商、质检、农业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对在检查中发现涉及其他环节违法违规线索的,要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并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各单位要畅通信息报送渠道,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对瞒报、迟报、漏报和谎报信息的,以及未及时移送相关线索的,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于11月5日前、正式专项工作总结和整顿治理工作报表填报至送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在专项整治期间,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于每个阶段的工作小结和工作报表(见附件)在每月底前填报至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摘要]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工作,不仅发挥了食品安全预警前移作用,也为积极探索推行“快检+法检+处罚”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快速检测在“掌握信息、快速筛选、靶向抽样、目标检验”中的功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通过分析快速检测各类数据,更直观、量化地反映餐饮服务业中存在的弱点、盲点,使卫生监督指导工作更有针对性,推动餐饮服务监管工作向纵深发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工作,为全面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技术监督能力,有效履行监管职责,扩大食品安全监控范围,及时发现潜在食品安全危害因素,使实验室不便于检出的食品原料、半成品以及消费环节的即食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得到有效监测,发挥了食品安全预警前移作用;也为积极探索推行“快检+法检+处罚”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快速检测在“掌握信息、快速筛选、靶向抽样、目标检验”中的功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我所自2011年2月下旬开始,对全市各类型餐饮单位采购使用的相关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以及加工成品全面开展了快速检测工作。
[作者简介] 肖蕾(1979-),女,汉族,江苏张家港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卫生监督工作。
截止目前为止,我所已对全市1172户餐饮单位开展了农药残留、亚硝酸盐、瘦肉精、甲醛、二氧化硫、吊白块、酸价、过氧化值以及表面清洁度等22个相应项目的快速检测。共完成快速检测样品9498份,合格8829份,合格率为92.96%。另外出动快速检测车156次,保障重大活动饮食安全83余起,期间完成快速检测1689份[1-3]。
统计方法:Excel总和及筛选统计;检验方法:各类检测项目快速检测法;数据表示方法:整数及百分比
①快检结果显示石蜡、苏丹红、双氧水项目合格率均为100%;蔬菜采样4962份,农药残留检测合格4936份,合格率99.47%;腌制食品(咸肉、咸鱼、咸鸡、咸鸭等)采样407份,亚硝酸盐检测合格396份,合格率97.29%;瘦肉精检测采样881份,合格879份,合格率99.77%;酸价检测采样324份,合格323份,合格率99.69%;过氧化值检测采样310份,合格308份,合格率99.35%;甲醛检测采样548份,合格543份,合格率99.08%;二氧化硫检测采样765份,合格756份,合格率98.82%;吊白块检测采样229份,合格226份,合格率98.69%;表面洁净度检测采样597份,合格445份,合格率74.54%(其中砧板合格率61.54%,餐具合格率82.94%,厨师手合格率44.83%);中心温度检测采样61份,合格60份,合格率98.36%;紫外线份二氧化硫、2份甲醛初筛显示超标的样品经法定抽样检验程序,确证了该8份样品不符合国家标准,相关分所已对涉案餐饮单位依法作出了相应处理[4]。
②从餐饮单位类别来看,检查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139户,快速检测样品1496份,合格1448份,合格率为96.79%,其中有95户快检合格率100%,占总户数的68.34%。检查中型餐馆323户,快速检测样品2801份,合格2710份,合格率为96.75%,其中有176户快检合格率100%,占总户数的54.49%。检查小型餐馆、小吃店、饮品店、快餐店605户,快速检测样品4237份,合格3720份,合格率为87.8%,其中有285户快检合格率100%,占总户数的47.1%。检查各类食堂97户,快速检测样品883份,合格872份,合格率为98.75%,其中有71户次快检合格率100%,占总户次的73.20% 。检查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8户,快速检测样品81份,合格79份,合格率为97.53%,其中有7户快检合格率100%,占总户数的87.5%。(详见表2)。
快速检测结果分析可得出大多数餐饮单位在食品及其原材料采购、添加剂管理等方面做的比较到位,快检合格率比较高;对餐具、厨具消毒及厨师个人卫生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餐具消毒不到位或消毒后的餐具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未放入保洁柜、冷菜间砧板未做到高温消毒或消毒效果不佳等导致快速检测表面清洁度合格率比较低。部分餐饮单位供应的凉菜长时间放在室温条件下导致菌落总数超标。
从餐饮单位类别分析,大中型餐饮单位、各类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及中央厨房因其餐饮卫生管理理念相对成熟,所抽检的样品合格率较高。而小型餐馆、小吃店、饮品店、快餐店等单位快检合格率相对略低,主要原因是部分餐饮单位对餐具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或从业人员消毒知识欠缺,加之一些中小餐馆没有保洁柜或保洁柜不能正常使用,餐具虽然已经消毒,却因保洁措施不到位造成二次污染,导致中小餐馆的餐具表面清洁度合格率偏低。
对于快速检测初筛结果表明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要求的食品,监管人员采取控制措施并启动法定抽检程序,及时避免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对相关单位出具监督意见书,加强了餐饮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意识,要求其严格把好原料关,从源头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确实实做好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不仅是日常监督中提升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在重大饮食保障中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①把好原、辅料关口。食品及原辅料的监督检查单靠索证、感官检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无法从证件、感官查验出其潜在的危害。此时,现场快速检测将显示出优势,方便、快捷出具检测结果,供监管人员参考。监管人员对食品进行快速检测,查验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以此来避免因运输、贮存方面引起的食品变质、污染等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以事实为依据,用检测数值衡量,有效弥补了感官检查的不足,切实做到了防止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②把好加工过程关。如检测结果显示刀具、砧板表面洁净度明显低于标准值,监管人员可现场指导督促整改。现场培训消毒人员如何进行消毒剂配比、使用方法和消毒程序后,再次检测餐饮具、操作工具等表面洁净度直至检测合格。用ATP 荧光检测仪检测凉菜间工作人员手也是一个重要的监督环节,能帮助监管人员对直接入口的食品加工进行严格监管,数值化显示检测结果更能引导从业人员对手部卫生的认识,可有效督促其严格按照手部清洗消毒程序,勤洗手消毒,注意手部的卫生。
不管是日常监督、还是重大活动保障,现场快速检测在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将餐饮卫生安全更直观、更真实地展示在广大消费者、食品经营者面前,既宣传了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又使消费者、餐饮服务经营者更能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大力推广快速检测,可建立一种符合我市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让其更好地服务于餐饮服务卫生监督工作,为创建良好餐饮消费环境、社会全面和谐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1]关于印发《张家港市2012年餐饮服务环节快速检测实施方案》的通知[S].2012(1):12.
[2]关于印发《张家港市2013年餐饮服务环节快速检测实施方案》的通知[S].2013(2):17.
[3]张卫监[2014]7号关于开展餐饮服务、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医疗机构等现场快速检测工作的通知[S].2014(2):14.
目前气温迅速回升,导致各种细菌繁殖较快,食物极易变质、腐败,引发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可能性较高,特别易发食源性疾病。各区市县局和分局要高度重视,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站在讲大局、保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吸取以往各地食物中毒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针对春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特点,结合当前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亮剑行动”,乐鱼app强化组织领导,科学研判形势,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严防餐饮服务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共筑餐饮食品安全防线。
要针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难点、热点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春季消费特点,突出监管重点,全面落实各项监管措施。要结合抽检和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深入排查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隐患,及时将食品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要以餐饮服务集中区、旅游景区、地方特色小吃聚集区、城乡结合部等为重点区域;以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大中型餐馆、农村集体聚餐、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农家乐”、小餐饮等为重点单位;以凉菜、裱花蛋糕、生食海产品、饮料现榨、水果拼盘等为重点品种;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晨检制度的落实情况、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再加热、食品留样等重点环节的综合治理,特别针对各类专间和单独操作场所是否达到操作规范要求、食品的加工贮存是否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是否有未经许可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
要强化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健全和落实内部管理制度,增强诚信自律、守法经营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报等新闻媒体,加大政策解读、监管动态等宣传力度,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餐饮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健康消费,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餐饮具消毒是保证饮食安全,防止疾病传播,杜绝各种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其合格率是反映餐饮单位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黄梅县饮食业餐具消毒效果卫生状况,为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2009年,我们对125家餐饮单位共1126份餐饮具进行了消毒后效果检测,现将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1 一般资料:2009年,我局对全县125家餐饮单位餐饮具进行消毒效果检测,共采集样品1126份,其中农村餐饮单位280份,城区餐饮单位846份,其中城区大型餐馆187份,中型餐馆269份,小型餐馆390份。
1.2.1 首先组织卫生监督员进行消毒知识、采样方法、效果评价进行培训,采样完成后写监督意见书一份。
1.2.2 采用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监制的大肠菌群纸片,按照国家《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94)[ 1],随机无菌抽取消毒后消毒准备使用的各类食具,用无菌性生理盐水湿润大肠菌群检测纸片后,立即贴于食具内侧表面,30 s后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每件样品贴纸两张。
1.3 判定标准 纸片保持紫蓝色不变或纸片保持紫蓝色仅有紫红色菌斑或红晕,判定为合格。纸片(局部或全部)变黄色或在黄色背景上出现红色菌斑或片状红晕,判定为不合格。
2.1 基本情况。2009年,我局对全县125家餐饮单位餐饮具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共采集消毒样品1126份,合格827份,合格率为73.45%。总体状况是大型餐饮单位餐具消毒合格率较高,农村餐饮单位和小型晚饭单位餐具消毒合格率偏低。
2.2 城区与农村餐饮单位消毒效果比较。在采集的1126份消毒样品中,合格率为73.45%。其中,采集城区餐饮单位消毒样品846份,合格率为80.61%,采集农村餐饮单位消毒样品280份,合格率为55.36%,农村餐饮单位消毒合格率明显低于城区(见表1)。
2.3 大中小型餐饮单位消毒效果比较。在城区采集大型餐饮单位消毒样品187份,合格184份,合格率为98.40%,中型餐饮单位采集样品269份,合格236份,合格率为87.73%,小型餐饮单位采集样品390份,合格262份,合格率为67.18%,城区小型餐饮单位消毒合格率明显低于大型餐饮单位(见表2)。
3.1 农村餐饮单位消毒合格率低。从表1可以看出,农村餐具消毒合格率只有55.36%,明显低于城区的80.61%,分析其原因:一是卫生意识淡薄。农村经营者卫生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对食品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基础设施差。农村餐饮单位经营面积不大,赢利小,经营者只注重赢利,不注重卫生条件,就连四防设施都不到位不;三是消毒知识缺乏。农村餐饮单位从业人员未参加卫生知识培训,卫生意识差,卫生知识知晓率不高;四是消毒方法不正确。农村餐单位大部分没有消毒柜等设施,只是用药物消毒或煮沸消毒,个别餐饮单位餐具甚至只是用清洁剂清洗一下,对餐具根本没有消毒;五是保洁措施不全。农村餐饮单位大部分没有保洁柜,消毒过的餐具放在壁柜里,既不防尘也不防虫,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城区大型餐饮单位餐具消毒合格率高于小型餐饮单位。从表2可以看出,城区大型餐饮单位餐具消毒合格率为98.40%,明显高于小型餐饮单位的67.18%,主要是因为大型餐饮单位卫生管理制度较完善,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好,单位卫生负责人对消毒工作重视;消毒人员相对稳定,经常参加卫生知识培训,有一定的卫生消毒知识和消毒意识;对餐具进行定时消毒且消毒记录完整。而小型餐饮单位大多是个体,餐具消毒柜只作摆设而不使用,都消毒设施也不全;大部分小型餐饮单位为了方便,使用一次性餐具且一次性餐具随处存放,及易造成污染。
3.2.1 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农村餐饮单位人员少且分散,餐饮单位自己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难以落实,监管部门独立对每个餐饮单位进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费财费时,效果也不理想,可以采取以乡镇为单位,组织从业人员定期在当地卫生院进行培训,培训时,卫生监督人员可亲临现场指导操作,使其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通过培训,增强经营者职业道德、自觉守法意识,增强从业人员对餐具消毒重要性的认识。
3.2.2 建立消毒管理制度,完善消毒基本设施。餐饮单位应建立相应的消毒制度、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要指定专人消毒,消毒人员必须经过消毒知识培训,对餐具要定期消毒并及时记录,消毒餐具要有专人、专柜保管。要配备相应的冷藏、消毒、保洁设备,要配备防蝇防鼠防尘防虫、清洗等设施,要配齐纱门纱窗,地沟要有防护网,清洗池不少于三个。
3.2.3 增加卫生监督频率,加大执法力度。卫生监督员要经常了解饮食单位卫生状况,经常对餐具消毒工作进行指导,增加卫生监督频率,严把发证审查关,将餐饮单位餐具是否消毒合格和饮食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上岗列入卫生许可证发放的硬性条件,消除农村经营者的侥幸心理。定期或不定期对餐具进行抽样检测,对餐饮单位餐具消毒效果进行评价,对餐具抽样不合格者,依据《食品安全法》进行行政处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制止餐饮浪费等系列决策部署,落实《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鲁发〔2019〕19号)和总局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部署安排,固化深化我省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成果,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省局决定在深入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的基础上,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以公众满意为目标,以智慧管理为突破,以分类监管为先导,以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监管、务实管用,积极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构建完善长效机制,着力破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重点、难点问题,推动餐饮服务提供者和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不断提升餐饮服务质量安全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省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大型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率持续保持在100%,学校食堂季度检查覆盖率和明厨亮灶率持续保持在100%,持证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率达到95%以上,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持证率和公示率达到99%以上。
一是以人员培训为重点,强化检查和抽考,着力解决从业人员规范操作、食品安全管理员能力提升问题;
三是以进货查验为重点,督促餐饮单位履行进货查验记录义务,着力解决食品安全责任追溯问题;
四是以餐饮具清洗消毒为重点,强化监督检查、检测和执法办案,着力解决食品安全制度执行问题;
五是以推动“明厨亮灶”、鼓励举报为重点,强化社会共治,落实奖励措施,提高举报投诉处理效率,着力解决主体责任不落实问题。
聚焦从业人员和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核,在总局《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必备知识参考题库》基础上,结合我省餐饮服务监管实际,建立一套题库、一套学习课程或资料库、一个培训考核系统或平台(以下简称“两库一平台”)。针对餐饮服务不同岗位设定培训考核内容,实行分类培训考核,提高培训考核的精准度。积极运用“两库一平台”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学习培训及考核,进一步强化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规定、违法行为处罚、预防食源性疾病等相关知识学习运用,全面提升餐饮从业人员素质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能力,解决从业人员“不懂法、难整改”等突出问题。
聚焦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通过线上培训、直播教学等方式,加强对餐饮从业人员、配送人员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外卖食品安全管理等知识培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有关要求,鼓励公勺公筷、分餐制、外卖封签、无接触配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就餐安全。
聚焦餐饮环境卫生水平提升,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强环境卫生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打造“清洁厨房”,优化厨房布局及硬件设施,鼓励引入色标管理、4D(整理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培训到位)、5常(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6T(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等管理方法,提升后厨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细化就餐区环境、设施、清洁和消毒操作要求。解决餐饮服务单位卫生间难看、难闻、难用等突出问题,实现卫生间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整洁,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整洁、舒适的餐饮服务环境,有效改善餐饮消费体验。
1. 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餐饮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餐饮服务提供者要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严格制度建设和从业人员管理、严格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严把原辅料购进质量安全关、严把餐饮加工制作关、严把餐饮具清洗消毒关、严把环境卫生控制关,定期开展自查自纠,保证提供的餐食符合食品安全的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长江流域禁捕有关要求,严禁以非法捕捞渔获物及来源不明水产品为原料加工制作菜肴。配合落实好制止餐饮浪费有关要求,加强原材料进货量控制和储存管理,引导消费者适量消费,践行“光盘”行动。
2.规范连锁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鼓励餐饮服务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探索连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连锁餐饮企业总部应当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其经营门店(包括加盟店)的食品安全指导、监督、检查和管理。鼓励连锁餐饮企业总部对各门店原料采购配送、人员培训考核、食品安全自查等进行统一管理,提升门店食品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3.持续开展“清洁厨房”行动。引导、鼓励餐饮服务单位逐步实现食品加工用具、设备标识管理,不断扩大色标管理覆盖面,防止交叉污染。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加工操作区、就餐区和卫生间等区域环境清洁卫生,防蝇防鼠防虫设施设备完备,及时清理餐厨废弃物,保持卫生间良好通风,定期清扫、检查,并做好清扫及检查记录。加强餐饮具清洗消毒整治,落实集中消毒餐饮具的索证索票管理制度,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强自消毒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管理。
4.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推动食品安全管理和服务升级。引导和鼓励餐饮服务单位实施“明厨亮灶”,不断扩大“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面,主动向消费者公开加工制作过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实施智慧管理;积极引导消费者使用公筷公勺、聚餐分餐制、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开展“光盘行动”;主动向消费者作出有关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餐饮服务质量的承诺,并在经营场所、菜单、外卖餐食的包装上提供有关“减油、减盐、减糖”等健康饮食宣传内容。鼓励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挥保险的他律作用,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5.加强审查登记管理。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要对新入网的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实地核查,确保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对平台上存量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展自查,及时下线无证店铺。加强手机APP等移动端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审查。利用平台技术优势,建立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证数据库,推行许可证到期前提醒、许可证超期下线. 加强线上信息公示管理。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要严格审核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上传的食品经营许可及相关经营信息,确保公示信息完整、线. 加强配送过程管理。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要对配送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和考核,督促配送人员保持配送容器清洁。加快推广外卖封签,确保食品配送过程不受污染。鼓励使用环保可降解的食品容器、餐饮具和包装材料。大力推行无接触配送。
8. 加强分支机构、商、合作商等的管理。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要督促分支机构、商、合作商等主动向监管部门备案,严格执行食品经营许可证审查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主动向市场监管部门报送平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数据和平台分支机构、商、合作商等信息。
9. 从严执法检查。按照《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相关要求,重点检查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情况,特别是食品安全自查情况、食品安全管理员法规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餐食加工制作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情况。
10. 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根据《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全面实施风险分级管理。省局将参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操作指南》,根据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业态、经营方式、规模大小及出现问题类型等因素,对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分类,制定分类检查要点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立足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对餐饮服务提供者实施检查。
11. 规范“小餐饮”经营行为。通过取缔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推动“小餐饮”管理水平提升。按照“亮证经营、安全承诺、单据留存、原料公示、加工规范、场所清洁”六项标准要求,规范“小餐饮”原料配送、餐饮具清洗消毒、后厨环境卫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等行为。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创造条件,推动“小餐饮”集中经营、统一管理,促进小餐饮向集约化规范化转型升级。
12.推进餐饮聚集街区规范提升。加强对城市综合体、美食街等餐饮聚集街区的行政指导和食品安全监管,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清洗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经营行为,配合相关部门打造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环境卫生清洁、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街或城市综合体。每个县区市每年打造1个餐饮聚集街区。
13. 逐步实施智慧监管。积极探索智慧监管,综合运用食品日常经营监管平台、“双随机、一公开”系统、“互联网+监管”系统,建立集监管信息实时录入、专项检查分配、名单筛选、统计数据自动分析、执法文书现场打印、简易处罚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执法系统,推动现场检查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努力实现日常监督检查结果全部录入系统。
14. 开展网络餐饮服务“净网”行动。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督促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资质排查,督促其落实入网餐饮服务“主体资质要合规、公示信息要真实、严把材料控制关、加工制作要规范、设施设备常维护、订单不得再委托、线上线下同品质、食品配送措施全”八项要求。做好网络订餐监测工作。持续推广“外卖封签”。提升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15.开展“随机查餐厅”活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属地实际确定检查频次,可由市民决定检查区域、检查店铺及检查项目,采取“视频+图文”直播形式公开监督检查过程,可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实地监督检查,邀请媒体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餐饮服务单位后续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跟踪报道。
16. 逐步稳妥推动餐饮服务量化分级评定转接。总局已指导中国烹饪协会制定《餐饮服务量化分级评定规范》,在食品安全基础上,增务品质和消费体验等内容。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可选择本地区有条件、有能力的行业协会开展餐饮服务量化分级评定工作。行业协会可直接参照《评定规范》开展量化分级评定,也可结合本地区实际,对《评定规范》进行修改完善,作为开展本地区量化分级评定的依据,将量化分级评定打造为行业自律、社会共治的载体。鼓励行业协会结合量化分级评定,开展“放心餐厅”“餐饮示范店”等创建活动,发挥优秀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餐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山东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和等级公示管理规定》,是基于风险管理原则制定的,是落实《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的重要制度。各地要根据总局要求,逐步稳妥推动餐饮服务量化分级评定转接。
17.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落实投诉举报奖励制度,鼓励餐饮行业“懂行者”、企业员工进行内部举报,曝光行业潜规则。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将提升餐饮质量安全水平作为改善民生、促进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争取地方扶持政策,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要积极建立商务、旅游、住建、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发挥各部门的政策、资源等优势,推动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各项措施落实落地。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促进形成全社会共同制止餐饮浪费的良好风气。乐鱼app
(二)周密组织实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立足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行动方案,实施项目化推进,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主要负责同志要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组织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给予政策、资金、人员等各方面的支持,确保各项任务和工作要求落实到位。
(三)及时报送工作信息。各地要认真梳理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做法,按时报送省局。2020年12月20日前,报送工作部署情况、具体联络员及联系方式;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每年6月10日、11月10日前,报送半年、全年工作总结和工作情况统计表;2023年11月10日前,报送3年工作总结和工作情况统计表。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快捷留言